她说,这个级别报名人数不多,虽然要跟比自己大十多岁的选手比,但也没有害怕,幸运的是,赢了几场。
她说起自己取得的成绩时很是轻描淡写,背后付出的努力教练都看在眼里。郑子墨的教练程益刚当初是在2018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的时候注意到她的,当时她被对手打倒在地摔得挺重,但她没有哭泣,马上站起来继续战斗,看得出来很坚强。虽然那场比赛她输了,但留给程教练的印象很深刻,“训练比较枯燥、辛苦,但当她换上跆拳道服进行训练时,马上就能专注起来。”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暑假最热的时间,她参加了集训。爸爸妈妈担心她年龄太小,每天冒着酷暑接送她。国庆节,别人放假,子墨又开始了赛前集训。训练吃苦子墨倒不怕,就是因为集训和比赛好多天没上课了,担心功课落下了不少。
她左手的残疾是天生的,出生就没有左侧小臂。她还有个双胞胎姐姐。小学三年级,很偶然的机会,子墨摇上了钱塘区的少年宫的跆拳道班,于是,她开始练起了跆拳道。从小就很有运动天赋的她,学什么都很快,没上多久就很有样子了。
文海实验学校有跆拳道社团,她也加入进去。虽然左手有些残疾,但郑子墨的体育老师和跆拳道社团负责老师高凯斌老师说,她有股拼劲,每一次被击倒后都能坚强地面对,锲而不舍;身体灵敏性非常好,协调性、柔韧性很好,很轻巧地躲避攻击。在进行系统性地训练后,走上了一条半职业的道路。
班主任王庆丰老师对郑子墨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坚韧。在班级里,她如定海神针一般树立着学生的典范。她认真细致,学业表现名列前茅;她勤劳朴实,值日值周一丝不苟;她平和善良,与人相处如沐春风;她善解人意,立身处世周到妥帖。王老师很欣慰能和她这样优秀的学生有师生缘分。
不要觉得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也就不会用特别的眼光看你
子墨穿着粉红色卫衣,左边袖子的下半截空空的,觉得很有趣地甩来甩去,还用右手绕个圈,一边玩一边还乐呵呵地说:“也没比别人短多少哈!”
妈妈在旁边也附和她:“是没什么不一样啊,别人能做的事情,你也都能做。”妈妈的话提醒了子墨,子墨开始细数她能做的好多事情。吃饭、写作业、打乒乓球、轮滑、画画、包饺子……“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啊!”妈妈帮忙找出了子墨画过的素描作品,真的很不错。
妈妈帮她仔细想来想去,想到了跳绳。子墨这个承认了,点了点头:“的确学校里跳绳测试是申请免测的,不过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跑步都很好啊,每次运动会都代表班级参赛呢。”
另外,子墨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自己扎头发和系鞋带还不太会。这次去西安参加比赛,同屋的姐姐帮她扎头发,有个手也有残疾的姐姐还教了她如何用左手压住头发右手来绑皮筋的方法,她准备好好练习一下。子墨看到有两只手都残疾的哥哥姐姐们吃饭都能熟练使用筷子,觉得那些哥哥姐姐才厉害,自己不算什么。
同学作文都爱写她
邻居说她是“别人家的孩子”
子墨还有个双胞胎姐姐,当初妈妈怀她俩时,肚子很大,吃了不少苦。生下来后,爸爸妈妈觉得只要自己不觉得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把两个孩子一样对待,就不会让孩子觉得有什么特别。
爸爸妈妈这么想,也这么做了。从小没特意给子墨看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和图书,对她和姐姐一样的要求,一直提醒她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可能习惯了爸爸妈妈传递的这样的想法,小时候出去玩,万一有人问起,子墨也会很平静地说:“哦,我这个是天生的,不过对生活没什么影响,没什么特别的。”
子墨和姐姐两个人特别懂事乖巧,从幼儿园起就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小姐妹。而上了小学后,子墨经常是班干部,同学们写人的作文,她经常成为被写的对象。子墨笑得眼睛弯弯的:“我听说还有另外班里的同学写我,都不知道都写些什么。”
在大家眼里,她不仅成绩好,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学习上总是乐于帮助他人,团结同学;在训练时总是脚踏实地,刻苦努力。
在厨房做饭的奶奶过来插话说,以前有个邻居阿婆,跟她聊天时说自家孙子是子墨的同学,作文本上好多篇作文都是写子墨的,夸他们家两个孙女真是懂事可爱。俨然,在邻居眼里,子墨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问子墨将来有什么理想,子墨和妈妈对视了一眼,又笑了:“好像还没想过,就是想赶紧把落下的作业补完。”妈妈也笑了:“对的,成绩要提高一些,将来考上好的重高。你看,我们现在的愿望也跟别人没什么两样。”
来源:爱写作的狮子
编辑:蔡宇冠 陈一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