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曾经拿游泳做比喻,游泳要借水的推力,不能较劲,越较劲越往下沉。
但想“顺势而为”,前提还是得会游泳。旱鸭子再怎么强调松弛,也照样会溺水。机会的出现有运气成分,但能不能抓住还是靠硬实力。
偶像剧时代的阮经天,就是不太会游泳的人。起初是完全不会,只能在浅水区呆站着;后来学了基础蛙泳,能往前游了,再借一个浪助推,就起来了。但几部电视剧再火,形象也是单一的,空洞虚无,模子差不多。
钮承泽又教了阮经天蝶泳、自由泳,加上比赛那天状态奇佳,大佬也没下场,初出茅庐的阮经天半实力半走运地拿了个省第一。
但后来教练犯事改吃牢饭了,阮经天像是失去了自己的航海士。好不容易从小泳池到了大海,但全然失去方向,只能原地在水里泡着,任由浪打浪推。
周围只有不真切的掌声与难辨真假的赞美,他觉得很可怕,“怎么没什么人敢指导我了?这是很恐怖的。”
在三十而立的关口,阮经天曾陷入过长久的沉寂,“别人三十岁的时候都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但我好像还一直处于青春期。”他自我怀疑到甚至无法走出门。
但这胡打乱撞的十年很重要。阮经天这才有时间沉下心去感受情绪的流淌,感悟角色间细枝末节的生命力,能在长久的浮沉中体察水的流向。
他不再是被浪推着走,而是有自己想要去的方向。
在拍《周处除三害》前,黄精甫导演对阮经天说,希望他能再回到过去比较难受的状态里。陈桂林需要那种痛苦。
阮经天回答他:“导演你不用担心,我随时都可以回去之前不舒服的状态,那个状态我永远都忘不了,它永远都在那边。纵使我现在可能心情比较平稳一点,可是那段时间没有结束。”
这是阮经天从《我在垦丁天气晴》开始学会的,去感受、捕捉,然后复原。
“把那些摔倒、受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幸福时刻记下来,这些感觉都会用到。”
如果《周处除三害》早几年来找他,他可能还积累不到这样的状态。如果过去十年期间,阮经天接了一个成功的电视剧,或是因某个无关痛痒的花瓶角色翻红,结果都会不一样。现在所有都是刚刚好。
这或许就是阮经天说的因果与天意。一个角色找到自己是命定的,而自己会选择他,也是命定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