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世界杯,当时还是球迷的父亲,买了画报给我,...

94年世界杯,当时还是球迷的父亲,买了画报给我,于是我懵懵懂懂的从那两本画报开始接触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和父亲一起看世界杯转播,但最后只记住了宋世雄老先生抑扬顿挫的解说,留着狮子头发型的巴尔德拉马以及最终一战巴乔落寞的身影。也是那一年,江苏队开始了职业联赛的征程。

初中伊始,在同座位王同学,一个狂热的足球热爱者的感染下,我开始看起了意甲,自此燃起了对足球世界的热诚。卧室的墙上贴满了维阿,范巴斯滕,吉格斯们的海报,在上课的时候,开始“学坏”,将收音机的耳机塞进袖管,听起了陈湘宁解说的江苏队的比赛,原来江苏也有自己的三驾马车,吴军,陆亿良,倪乃星,第一次去五台山看现场,在兜售门票的黄牛手中5元买一张门票,再后来,还翻过墙…印象中的五台山体育场,大部分的时候是泛黄的草地,一到下雨天,球员们每一次出脚都泥水四溅。在王同学的带领下,午休时间在学校操场踢球被罚站过,在走廊踢纸球被罚站过,和家长谎称周末补课,几个男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南航大操场边的小土场简单的用书包搭球门,踢一个下午球,那是年少时代最欢畅的事。学业渐忙,去现场看球的次数越来越少。那一年,江苏队再降入乙级后夺得冠军重回甲级联赛。

步入大学,江苏队仍深陷次级联赛,江苏体育休闲频道转播了江苏队一个又一个赛季的遗憾扼腕,而后,大学生活也结束了。

08年的秋天,在电视机前,看着江苏队捧起次级联赛的冠军奖杯冲超成功,第一次为足球为江苏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1年初冬,第一次带着女朋友,还邀请了同事,同去奥体在六层“飞机”看台见证了江苏队对恒大历史上最大的一场胜利,5:2的比分,在心中激荡了很长很长时间。记得那一天散场,第一次在圣奥体看到了绚烂的烟火,听到了振人心魄的战歌。

13年,江苏队第一次捧起中国足球顶级赛事的冠军奖杯超级杯,接着亚冠联赛客场2:1战胜仙台,打破中超球队客场对阵日本球队11场不胜的历史。在那一年的夏末,从西门子离职入职了阿里,也离开了南京,生活节奏突然变得又快又满,只能用碎片的时间关注江苏队的比赛和动态。

15年,离家两年后,带着破碎的生活状态,回到了熟悉的家乡南京,回到了熟悉的圣奥体,自此很少缺席在东看台的呐喊,那一年,记忆的缩影,是11月22日圣奥体送别舜天的铺满了东看台的Tifo,是29日在上海虹口体育场的看台目睹萨米尔绝杀后飞扬的泪,是寒冬里赤膊跳跃一整场呐喊到沙哑的兄弟,是场外被黑衣层层围困不让入场的无票球迷,是朋友圈无数的“老子命就硬”“我们是冠军”的尽情释放。

在接下来的这六年,看台的战斗,一年十几次的随队远征,成为了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在这一路追随中不断地获取着竞技运动正向的因子,给生活和职场都带去了积极的推动。在看台上,迎过人来人往,见证了数次看台浪漫的求婚,也曾在爱人怀中痛哭,也逐渐习惯了,挥手道别。

2020年,回到阿里工作,又开始了离家的生活,疫情的突袭,原本担忧上海到南京的距离会让现场看球变得困难,但赛区的改动,让我有幸在一个无比困难的年份,依然能在现场见证江苏队27年里历经起伏最终捧起顶级职业联赛份量最重的火神杯,让我有幸再一次在看台,任凭老泪纵横。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2021年3月29日这一天,戛然而止。

无法描述,失去这支江苏队,对我这样的球迷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活,常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展露出獠牙,不留一丝情面的偷走你无法舍弃的部分,更何况这一次,失去的是一种生活习惯以及它对生活带来的动力。心如刀绞也并不足以形容这种感受。

我也并不知道明天会如何,我和大部分江苏球迷一样,面对这一切,无助无奈心中郁愤,中国足球会好吗?我不知道,我希望它好起来,但我知道可能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要面对它的落魄,所以我没有将郁愤宣泄,因为我知道它对改变这一切并无实际作用。而江苏队会回来吗?一定会!虽不知归期却必会期待。

希望经历过这一遭,未来每一个与江苏足球有关的人,企业,都能踏实低调的为它的未来而努力,一起去改善江苏足球中国足球的环境。

涅槃重生之日,我或已白头,又或已全然不识旧人,但记忆深处,那一片蓝色的海洋依然清澈,有一双手高举过头,涌起全身的气力,唱着一日为蓝,终身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