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事件中,苏州东吴俱乐部的强硬态度获得了广大球迷的支持。球迷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刷起了俱乐部的队徽,以此表达对俱乐部决策的认同。球迷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果断且明确的态度——无论球员的肤色如何,既然选择代表中国的俱乐部,就必须遵守中国的规矩和文化。
米高在发布的道歉视频中,两次“滑跪”的动作显得尤为讽刺。他不仅公开道歉,还声称愿意捐出25%的工资用于公益事业。但问题是,既然他已经被俱乐部解雇,那么所谓的薪水和捐赠岂非已经成为空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句话此时成了对米高最合适的评价。
在中甲联赛的射手榜前十名中,外援占据了七席,这些外援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珍惜在中国踢球的机会。例如,广州城的卡多索主动学习中文,每次谢场时总是第一个跑向客队看台,向球迷致意,展现了真正职业球员应有的态度。这与米高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归根结底,部分外援仍抱有过时的观念,认为自己来到中国踢球就是“技术扶贫”,因此可以为所欲为。但如今,不论是中超还是中甲的俱乐部,都配备了完善的舆情监控系统,外援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严格关注。长春亚泰曾因外援酒驾将其开除,如今这位外援甚至在泰国联赛也难以获得主力位置,这充分说明中国对外援的管理日趋严格。
中国国家队在东亚杯中击败中国香港队的比赛并不轻松,比赛中对方球员不断使出小动作,韦世豪甚至被铲到球袜破损。但正如王钰栋赛后所说:“赢球是最好的回击。”球迷们所需要的,只是球员的尊重,认真踢球,球迷们自然会为他们呐喊加油。
解雇闹事外援,显然只是最基本的举措。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亚冠联赛中,有日韩球迷举起“中国俱乐部真刚”的标语,表示对中国俱乐部处理外援违规行为的赞赏。这也印证了中国俱乐部在这方面的管理和决策,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间的认可。
回顾广州恒大当年开除违反队规的孔卡事件,该事件至今仍被亚洲足球联合会官网作为典型案例保留,成为其他俱乐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重要参考。未来,不排除所有俱乐部会在外援合同中增加一项中文考试条款,要求外援学习普通话并用中文道歉。毕竟,入乡随俗并非难事,学会普通话道歉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尊重。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那些尊重比赛、尊重球迷、尊重中国文化的职业球员,而不是那些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大牌外援”。只有真正融入中国足球,外援才能赢得中国球迷的尊重与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